洞察觀點

培養個人領導力,20篇人生經驗談讓你勇於擁抱機會、開拓未知!

培養個人領導力,20篇人生經驗談讓你勇於擁抱機會、開拓未知!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親愛的別怕,勇敢說YES:關於生涯、職場、家庭、信仰的20則人生提醒》未經同意請勿轉載、摘編

大膽挑戰網拍,正面對決eBay

我做過不少關鍵的決策,在外人眼中,或許是大膽、沒把握的行為,但我相信有可能的事,一定會去試。其中之一,就是帶領本來以搜尋、郵箱服務為主的雅虎奇摩,進軍拍賣市場。

2002 年2 月,雅虎併購台灣奇摩站的整合工程進行了一年,運作開始穩定,我是總經理。這時,看見eBay 即將進入台灣的消息。當時eBay 獨霸全球電商,比亞馬遜還強。我想eBay 一定做過功課,這代表台灣的拍賣是值得做的,時間就是現在。

雅虎也有一個拍賣服務,是美國的平台,但幾乎沒人關注。台灣已有一些人在上面買賣,我們的機會,就是盡快把美國的平台拿回來本地化,趁eBay 還沒站穩時,藉著入口網站的流量優勢,全力衝刺。於是,身為台灣總經理的我,決定單槍匹馬飛去美國,到總部向創辦人提案。當時,是2002 年4 月,距離eBay 進入台灣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創辦人楊致遠答應見我,我的心情十分忐忑。他帶著全球策略的執行副總裁走進來,寒暄以後,他說:「你要來談什麼?」

我提出雅虎奇摩要加速進軍拍賣的計畫,和eBay 一較長短。他用一種懷疑的態度打斷我說:「Rose,你有沒有搞錯,你要跟eBay 競爭?你懂怎麼做拍賣嗎?」他們看著我這台灣小市場總經理,只差沒有說:「你瘋了嗎?」我做了幾張簡單的投影片,重點放在:為什麼雅虎在台灣應該發展拍賣、為什麼是現在,以及為什麼我們有機會成功。

台灣廣告市場的餅不大,約800 億台幣,整體成長有限,然而零售業則有數兆元的規模。拍賣是賣家進入網購門檻很低的平台,個人賣家擴展到專業賣家是必然的趨勢。切入電商能帶來巨大的商機。

接著,我再把雅虎奇摩拍賣未來的規模,以「用戶數 × 轉換率 × 平均購買金額=拍賣成交量」這個公式算給他們看,再參考eBay 的收費方式算出營收。突然間,大家眼睛一亮。哇,有這麼大的潛力,開始有興趣了。

接下來的半年是關鍵,時機難得,要趁「勢」而為。如果現在投資,讓台灣團隊用美國的平台做出更適合台灣用戶的拍賣服務,加大行銷資源,我們應該有機會和eBay 一搏。

這樣分析下來,我看得出,原本不信的大老闆買單了!於是,楊致遠說:「好,我給你十六個人,先把產品做好。」我相信,不只是我的計畫有說服力,我的勇氣也感染了他。= 總部的支持大大激勵了團隊。雅虎拍賣快速成長,把eBay 拋在後面。兩年後,平台上已有四百多萬件商品,真的是「什麼都有、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2004 年,我們開始收費,成功打造了一個全新的營收來源。2006 年10 月,eBay 退出台灣。回想當初跟創辦人提的願景與目標,我們竟真的做到了!

培養個人領導力,20篇人生經驗談讓你勇於擁抱機會、開拓未知!_大膽挑戰網拍,正面對決eBay

不管數學好不好,都該把數字當好友

有一天,我的大老闆、MTV 亞洲區總裁,把我叫進他辦公室,問我:「Rose,台灣總經理現在出缺了,你願意去做嗎?」雖然我完全沒有心裡準備,但我毫不猶豫說:「Yes,我願意。」那年我三十二歲,突然成為MTV 台灣總經理。

總經理和一般主管最大的不同,是看事情的格局。過去只要負責一個部門,現在要扛的是公司整體的營收與獲利,以及跨部門的管理。各種功能環環相扣下,決策的複雜度跟困難度都大為提高。我要負責台灣公司的盈虧,節目、製作、業務、系統台、行銷、人事,全報告給我。我過去只做行銷,一下子,突然什麼都要管,究竟,我要把力氣花在哪裡才對?

做為一個新手總經理,我知道,很多人都張大眼睛觀察我的表現,看我究竟適不適任。我需要儘快展現出一些成績,贏得他們的信心。也許你也開始接下一個更大責任的工作,或是有企圖心想以高階經理人為目標。希望我第一次做總經理的經驗,能夠帶給你一些幫助。我去請教一位做總經理的朋友。他說,記住,總經理就是要會幫公司賺錢。所以,我為自己設定的第一步是,先弄清楚公司怎麼賺錢、什麼會影響營收。為此,我請財務長先教我看懂財報。

從小,我一直很怕數學,除了數學成績差,我也一直以為自己是感性右腦強過理性左腦的人。直到我在研究所接觸到會計,看到每一條分錄、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有營運跟管理上的意義,而財務報表正是對一個公司精簡優雅的整體表達。我才了解,數字跟數學不一樣,弄不懂三角函數,並不影響我理解財務。

這可能也是很多文科生的盲點。不管你數學好不好,都應該把數字變成你的好朋友。不論是財務報表還是績效指標,管理必須有數據為憑,看出數字背後的意義,這是管理必學的功課。從財務報表中,我看到幾點:

第一,MTV 的主要營收是廣告和贊助,但收入一直沒有太大起色。影響廣告收入的,最直接就是收視率。但由於MTV 是小眾媒體,系統台的滲透率低,自然影響收視戶和收視率,連帶左右廣告收入。換言之,我要快速增加MTV 的收視戶,勢必得拉高頻道上架率。頻道上架不到七成以上,沒有經濟規模,廣告主是不會來的。

第二,節目製作費和人事費用是最大的成本。節目型態和收視率息息相關,但高收視的節目,製作成本也高。MTV 的分眾性質,讓它的收視率很難跟綜合台競爭。我必須想,有限的資源該投資在哪裡。要吸引廣告主,把錢花在做一兩個收視率高的節目,還是換一種方法,把資源投入在塑造MTV「潮」、「酷」、「年輕」的指標性品牌。哪個更有效? 我決定後者。這兩點一旦釐清,工作的優先順序就漸漸清楚了。MTV 台灣當時還在虧損,首要之務是增加營收。不過,擺在眼前的是,我有一個大盲點:我過去不但沒做過業務,更沒帶過業務,不懂業務的流程、眉角。 我們亞洲總裁是個英國人,過去是業務出身的。他每個星期都親自跟我們做業績檢討,我就拿著業務主管給我的報表報告。一天下午,他突然打電話給我,問我上個星期說要進來的客戶簽回了多少、本週的pipeline 多少、這一季的業績我有多少把握等等,一連串問題丟過來,我發現自己根本無法立即回答。他對我說:「Rose,你今天坐在這個位置,這些數字都要隨時在你指尖上,一清二楚。」這段對話,至今我想起來依舊歷歷在目。對我來說,就像一個學生突然被老師抽考,瞠目結舌之際,才知道自己對業務一知半解,囫圇吞棗。於是,我知道一定要把業務搞懂,了解業務的痛點,以及如何打動客戶。做生意,這是必修課。

培養個人領導力,20篇人生經驗談讓你勇於擁抱機會、開拓未知!_不管數學好不好,都該把數字當好友

老闆也是人,而且很寂寞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老闆很瞎、不了解下屬的需要、做的決策沒道理。但這往往是因為,我們也沒有真心去理解老闆的目標,並且和他的目標對齊。想想看,你真的知道老闆最在意什麼嗎?甚至,他的績效是如何被公司評核?我有一位執行長老闆就做得很好。每年他會給每位部屬一封「個人年度目標信」,把他的期望很全面地列出來,讓我們和他的目標對齊,也用來做個人年度評估。做這件事一定花了他不少心思,但非常有幫助,讓我清楚了解什麼是他重視的。每一季,我都會拿出來檢視我的工作,再次提醒自己,和老闆的目標對焦。

其次,溝通不全是老闆的責任。做為部屬,有義務主動讓老闆知道他需要知道的事,而不是總有「意外」。像我在歐洲拔擢的業務負責人,就非常懂得拿捏分寸,讓我們很快地建立信任。例如重要的事,她會用WhatsApp 簡短及時地告訴我進展,必要時就通電話談一下,很快取得共識。她常常問我的意見,也會告訴我她需要什麼幫助,這讓我感到被尊重、被重視。此外,我非常重視創造一對一的對話。不管是徵詢老闆對工作的回饋,或是交換意見、請求支援都好。我非常相信,與其私底下揣摩上意,不如直接問老闆的建議。每次談話,我一定會設定好要談的幾個主題,並跟老闆確認:「你有沒有其他要談的?」事先做好準備。

我也會利用出差時,找機會和老闆進行會議室以外的互動。我相信,任何重要的關係都需要經營。但讓我意外的是,很多人都忽略這一點。其實,老闆也是人,所謂高處不勝寒,老闆往往是很孤獨的,因為他不見得能找到分享心事或壓力的對象。所以,我往往會在一開始談話時,先真心地問候一句老闆最近過得好不好。他感受到我的關心,接下來的對話也會比較有溫度。

管理大師杜拉克在《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一書中寫道: 「你無須喜歡、崇拜或憎恨你的主管,但你必須要學會管理他,好讓他變成你達成目標、追求成就及獲致個人成功的資源。」確實,老闆需要你協助他成事,如同你需要老闆指導、鼓勵,把機會給你。這一點是不分種族、國籍,放諸四海皆準的。

當然,你也可能真的遇到「爛老闆」。畢竟,並不是全天下的老闆都英明。這時,如果你還喜歡這家公司,我會建議你評估內部有沒有其他轉調機會,若是沒有,不要猶豫,寧可離開走人。因為最差的狀況其實並不是換工作,而是由於對老闆充滿怨氣,天天不甘不願地工作,甚至找一群人取暖,整天背地裡罵老闆。人生陷入這樣的負面循環,浪費時間,才是最大的損失。天底下沒有一百分的員工,當然也沒有一百分的主管。做好向上管理,絕對是上班族的必修課。它能幫助我們跟老闆目光一致,更容易一起合作,齊步向前。到最後你會發現,那個職涯路上的「貴人」,不在燈火闌珊處,往往就是一起共事的老闆。

培養個人領導力,20篇人生經驗談讓你勇於擁抱機會、開拓未知!_老闆也是人,而且很寂寞

運用個人領導力,切換「職場」與「家庭」兩種模式

我先生和我的個性很像,我們都來自溫暖的軍公教家庭,都很外向樂觀。最棒的是,當他也信主受洗後,我們有共同的信仰,價值觀接近。雖然我們在職場都很忙碌,各有一片天,但結婚後,我們不想只各過各的生活。我們一起參加教會夫妻小組、一起參加企業人士的社團,盡量加入彼此的朋友圈,因此我們一直有共同的話題。我以前沒那麼喜歡打高爾夫球,但他喜歡,我就願意陪他一起打,不怕太陽曬。我習慣每個星期天中午回爸媽家吃飯,他也樂意陪伴。

雖然我們都離過婚,我跟他說,「這次,我絕不離婚。」我們都想建立一個美滿的婚姻,全心投入都不容易做到,如果任何一方以為婚姻可以「合則來,不合則去」,可想而知,成功的機率會有多低。所以,我們一開始就拿掉這個選項,下定決心讓婚姻長久。許多現代的夫妻,為了有更好的工作機會,不得已選擇分居兩地,時間久了,夫妻關係也淡了。我和我老公說好,我們不要分開。像我經營亞太市場十年,大可搬到新加坡住,但我一直選擇留在台灣。我先生也曾有去香港工作的機會,但我們都決定放棄,就為了夫妻不分隔兩地。這些也許犧牲了職場的機會,卻讓我們有了完整的家。我先生對孩子說過,我先愛你們媽媽,再愛你們。不開玩笑,他真的把我放在關係的第一位。我相信他這麼做,不是因為我做了什麼「值得」如此,而是他的「選擇」。這個選擇,建立了婚姻裡的安全感。

其實一個家庭,最重要的就是夫妻關係。工作是很清楚的目標導向,以成果為優先,可是婚姻或家庭不是這樣。它唯一的價值就是關係,是以愛為出發點的關係。職場訓練我們、給我們價值觀,但不能直接移植到家庭用。工作是條件式的關係,如果你做得好,我就給你獎勵;做得更好,我就給你更多。如果用這種角度來看婚姻,心中第一個冒出的問題就會是:為什麼我付出這麼多,你付出這麼少?你要上班,我也要上班,為什麼回家以後還都是我的事?所有人際關係的殺手,就是比較。一旦所有問題都拿出來比較,就會覺得不公平。出現怨懟後,就很難包容欣賞,也愛不出來了。另外,我們也會不小心把職場裡習慣的工作方式帶回家裡,不知不覺地把夫妻、兒女也放進目標管理。在腦海裡,把一個期待的美滿家庭圖像當成目標,用來檢視另一半和孩子的表現,期望家人和自己應該是如何。目標管理,不僅沒有用,還會是焦慮衝突的來源。

剛進入婚姻生活時,我曾經也掉進這樣的魔咒裡。即便回到家的時間已經很晚了,每天只有幾小時和家人相處,還是會習慣性地要去「解決問題」。一進入家門,還背著工作壓力,上班習慣「看問題」的偵測雷達也還開著,看到老公、孩子什麼沒做,就一定要指出來改進,弄得大家關係緊張,我也經常發脾氣。我忍不住問自己:我們家到底是避風港,還是被我搞成了壓力源?我常常跟神禱告,不管再忙、壓力再大,請給我耐性、愛心對家人,也善待自己。學習用欣賞的眼光,看好的,不挑毛病,後來才逐步改善。在職場、家庭兩種不同模式的切換中,我們需要很高的自覺。

回到家,我們需要常練習的是,帶著祝福的眼光來看每件事。你戴上什麼眼鏡,看到的就會是什麼樣的世界。像我常常跟自己講,我要戴著「看他優點」的眼鏡。我常半開玩笑說,我先生「不叫不動」,但是「一叫就動」。我如果只看前半部,很容易生氣:「奇怪,你怎麼沒看到家裡有這麼多事情沒做?」可是他的優點是,我一跟他說,他就會說:「好,我去做。」儘管「不叫不動」是讓我生氣的,但我告訴自己,更應該常常看到他的「一叫就動」。這樣想,就會覺得他其實已經很棒了。幸福,是自己創造的感受。

先行智庫為你而讀為台灣管理顧問公司,服務內容包含企業內訓、顧問諮詢以及領導管理,了解更多企業服務內容:https://www.kscthinktank.com.tw/custom-training/

【先行智庫系列講座】

【先行智庫線上課程系列】

Facebook
LinkedIn
返回頂端
取得最新資訊

訂閱每週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