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觀點

從不會寫程式,到敢動程式:設計師的 $10 AI 革命

從不會寫程式,到敢動程式:設計師的 $10 AI 革命

本文轉載自: https://tetsuyahsu12.im

從「無程式碼」到「敢改程式」的那一步

對許多網頁設計師和行銷人來說,WordPress 是很實用的工具。它提供了 No-Code(無程式碼)的便利;也就是說,不需要懂程式,你也能拖拉組件、套用版型,就把網站做得漂漂亮亮。

但這個便利有個「隱形的牆」。當你需要讓網站多一點互動、加個特殊效果,或是對細節進行客製化修改時,WordPress 預設的功能往往不夠。這時候,就得進入程式碼的世界。對不會寫程式的人來說,這就像站在懸崖邊,一步踏不出去,只能回頭依賴工程師。

Hsu Tetsuya 先生(網站:https://tetsuyahsu12.im)就曾是這樣的狀態。他很熟悉 WordPress,卻坦承:「我完全不會寫程式。」過去只要遇到需要動到程式碼的地方,就陷入兩難:要嘛自己不停地複製貼上 AI 給的程式碼,邊猜邊測;要嘛只能麻煩工程師。

他回憶最挫折的經驗之一,是在開發「燒肉一條街」靜態地圖網站時,想實現一個小小的互動,讓標題列在使用者往下滑時自動隱藏。他笑說:「我只是想做這麼一個小功能,但 AI 常常『失憶』,給我錯誤的程式碼。我完全無法判斷對錯,結果改來改去,越改越沮喪。」

然而,一個小小的選擇徹底改變了他的開發方式。當他花了每月 10 美元(約 300 元台幣),訂閱 GitHub Copilot 的「代理模式(Agent Mode)」後,他的工作流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不是單純「效率變快」這麼簡單,而是能力的擴張。他從一個完全不懂程式碼的人,變成敢開啟程式檔案、勇敢修改的人。

From Non-Coder to Code-Confident A Designer's $10 AI Revolution

AI 代理像「翻譯官」:把需求翻成程式碼

對不會寫程式的人來說,最大障礙就是「我聽得懂自己的需求,但程式聽不懂我說話」。Agent 模式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它能當「翻譯官」。Tetsuya 不需要學 JavaScript,也不用研究網路文章,他只要用最自然的方式下指令,例如:

「瀏覽者往下滑 70px 之後,把標題隱藏。」

傳統 AI 助手可能會馬上吐一大段程式碼出來,讓人一頭霧水。Agent 模式則不一樣,它先展示一個「計畫(Plan)」。這份計畫會清楚說明:

  • 它打算打開哪些檔案(像是 index.html、script.js)
  • 它會在哪些地方動手修改。

對 Tetsuya 來說,這就像在裝潢房子時,設計師先拿出藍圖,而不是直接敲掉牆壁。即使他看不懂程式碼的細節,也能知道 AI 準備「從哪裡下手」。

他說:「這太神奇了。我不需要理解原理,只要看懂它的計畫,心裡就感到踏實。」

From Non-Coder to Code-Confident A Designer's $10 AI Revolution (1)

終結「誤判恐懼」:像看設計稿一樣簡單

不會寫程式的人,最怕的就是 AI 給錯答案。因為看不懂,根本無法判斷到底對不對。而Agent 模式在這方面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它不會粗暴地直接覆蓋檔案,而是利用和編輯器(VS Code)的整合,給使用者一個「差異檢視」(Diff View)。

這個檢視畫面很直觀:

  • 綠色:AI 新增的程式碼。
  • 紅色:AI 刪除的程式碼。

就像設計師在審核圖稿,紅筆劃掉的、綠筆新增的,一目了然。Tetsuya 說:「我根本不用讀懂程式碼的邏輯,只要看變動的地方,判斷這是不是我想要的效果。」

這讓他第一次感受到AI 不再是不可控的黑盒子,而是變成能討論、能檢查的隊友。這種「信任與控制」的平衡,徹底解除過去的焦慮。

每月 $10:不是加速,而是升級

很多人可能會問:這樣的 AI 工具一定很貴吧?其實不然。Agent 模式的費用是每月 10 美元。對 Tetsuya 來說,這筆錢就像買了一個「智慧中樞」。

這個中樞的價值,不在於讓他做得更快,而在於讓他做得到過去做不到的事。過去必須請工程師修改的功能,現在他自己就能搞定。

他形容這是一種「能力的升級」:

「這不是單純的效率問題,而是能力問題。即使我幾乎不懂程式,我也能自己完成以前不可能的細節修改。」

換句話說,這 10 美元,不是只是買了一個「助手」,而是買了一張「入場券」,讓他進入程式的世界。

From Non-Coder to Code-Confident A Designer's $10 AI Revolution (2)

邊界正在消失:設計師與工程師的角色重疊

當然,Agent 模式也不是萬能。比如說,當他想修改 header 隱藏時的動畫細節,AI 只能幫到一個程度,剩下還是要靠他自己嘗試。這也提醒我們:AI 不會替代人,而是協作者。

不過,這次的體驗也讓他看到一個重要的趨勢:設計師與工程師的邊界,正在被打破。過去,「會做網頁」和「會改程式」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專業領域。但現在,AI 把這道牆打掉了。它讓設計師能跨足到原本只有工程師能操作的領域。

這背後代表的不只是技能的變化,更是職場角色的重組。當 AI 成為「會翻譯需求、會解釋修改」的隊友時,我們是不是應該重新定義「設計師」和「工程師」的分工?

Tetsuya 的經驗,也許只是冰山一角。未來,當更多不懂程式的人因 AI 而能動手修改程式碼,整個職場生態的界線,可能會完全模糊。

 

10 美元帶來的不只是功能,而是信心與可能性

Hsu Tetsuya 的故事告訴我們:AI 並不是遙不可及的「高科技」,而是能夠真正改變日常工作的「新同事」。一個每月 10 美元的訂閱,就能把「完全不會寫程式的人」變成「能修改程式的人」。對上班族來說,這不只是省下請工程師的錢,而是一種全新的自信:你終於可以把腦中的想法,直接實現在網頁上。

當 AI 讓專業角色的邊界消失時,我們的工作職責、團隊合作模式,甚至職涯規劃,會不會因此被重新定義?也許答案正在逐步展開,但有一點可以確定:AI 已經不只是工具,而是真正的「隊友」。

進一步了解導入資訊:

先行智庫的方案不是單次培訓,而是陪你走完從理解到落地的每一步。從第一場流程盤點工作坊開始,我們就與你並肩定義轉型的方向、找出可行的節點,並透過系統化的訓練與實作,把AI真正變成你組織的內建能力。

立即了解更多產業導入案例與企業適用方案,請前往:https://www.kscthinktank.com.tw/ai-solution/

與我們一同打造真正落地、可持續成長的智慧化營運模式,讓 AI 成為您的競爭優勢。

SEO CTA_AI

如有任何問題或需求,請填寫以下表單,我們將竭誠為您解答!
您也可以透過以下按鈕了解更多資源:

Facebook
LinkedIn
聯絡我們表單
返回頂端
取得最新資訊

訂閱每週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