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觀點

2024 年 Buying Power 成功案例之採購獎亮點解析:28 億如何驅動共好行動

2024 年 Buying Power 成功案例之採購獎亮點解析:28 億如何驅動共好行動_0

本篇文章摘要自:113 Buying Power 社會創新採購特別獎案例

2024 年度 Buying Power 採購獎再次展現企業與政府攜手共創社會影響力的實力。今年總計頒出 145 件獎項,採購總金額突破 28 億元,涵蓋首獎、貳獎、參獎與支持獎,顯示出多元產業、部門參與的活絡趨勢。其中,特別獎更聚焦於「永續深耕」、「創新共好」與「公務創新」三大領域,反映出台灣企業在 ESG 與社會責任實踐上的深度與創新力。

2024 Buying Power Success Story How NT$2.8 Billion Drives Collective Impact Through Procurement Excellence (1)
圖片來源:113 Buying Power 社會創新採購特別獎案例

這些獎項不只是表揚,更是台灣價值鏈轉型的縮影。從大型企業到地方政府,得獎單位展現的不只是採購力,更是一種長期承諾與制度化的社會共好策略。Buying Power 作為平台與催化劑,正將社會創新從邊緣議題推向核心營運,為產業創造永續與競爭力兼具的新典範。

Buying Power 成功案例:這些企業如何透過採購實踐永續與共好

2024 年 Buying Power 特別獎中的四家企業,展現出「採購即行動」的永續共好實踐力:

  • 遠東新世紀 × 環境友善種子有限公司
    推動國小循環經濟教育課程「改變世界的循環魔法」,結合在地回收據點,讓資源再利用成為生活常識。
    ➤ 累積舉辦 83 場,影響 4,428 位師生。
  • 裕隆集團 × 公益團體與社創組織
    建立「愛的里程數」公益平台,將捐贈車輛轉化為可兌換的交通里程數,提供穩定移動服務支持社福業務。
    ➤ 成功媒合 20 家 NGO,捐贈逾 1,000 萬元交通經費。
  • 家樂福 × 地方社創夥伴
    結合食農教育與綠色消費,推動「產地之旅」與「永續餐桌」,加強在地連結與生態農業推廣。
    ➤ 每年吸引超過 3 萬人參與,擴大品牌社會參與能見度。
  • 新光人壽 × 數位人道協會
    透過遠距健康促進專案,關懷偏鄉高齡長者健康,提供醫療課程與線上諮詢。
    ➤ 服務近 39,000 人次,SROI 高達 9.56。

這些案例凸顯企業如何藉由採購跨界連結社會創新資源,實踐共好願景。

2024 Buying Power Success Story How NT$2.8 Billion Drives Collective Impact Through Procurement Excellence (2)
圖片來源:113 Buying Power 社會創新採購特別獎案例

企業 CSR、ESG 團隊導入 Buying Power 的三種實作模式

企業將 Buying Power 納入永續策略時,常見三種導入路徑。以下表格整理各模式的重點、適用情境與優勢,協助企業依目標選擇適切策略:

實作模式合作方式適用情境導入優勢
與社創共創產品/服務共同設計創新產品、服務或體驗CSR專案、品牌行銷、員工參與強化品牌價值、創造社會影響力
建構社會創新供應鏈將社創組織納入常態採購與供應鏈管理ESG採購策略、供應鏈轉型建立長期合作、深化責任治理
將公益資源導入商業運營場景將原有捐贈、志工、活動轉為採購合作ESG報告揭露、專案轉型、績效盤點提升資源效益、擴大社會回饋成果

這三種模式非彼此排斥,而是可以搭配並進。企業可從單一模式起步,再依組織成熟度擴展為混合應用,讓採購真正成為永續策略中的核心支點。

與政府共創的影響力治理:公務創新組的策略與啟發

Buying Power 不只促進企業與社創組織合作,也推動公部門發展具示範性的創新採購模式。2024 年「公務創新組」的得獎案例,展現出政策力如何成為影響力治理的推手。

五大創新場域導入實例

  • 教育場域:如高雄圖書館與社創團隊合作,將人本交通議題融入閱讀與參與式設計,創造全台首座主題式交通教育圖書館。
  • 健康領域:新光保全與多縣市衛生單位合作,導入遠距健康照護與智慧平台,提升偏鄉長者健康守護力。
  • 防災應變:新北、嘉義消防局導入智慧穿戴與災害即時傳輸系統,提升災害通報與決策效率。
  • 交通治理:高雄市警局應用 AI 還原車禍真相,導入視覺化決策工具,提升道路安全治理。
  • 地方治理:澎湖縣政府整合資源,將 AED 設置在復康巴士,優化急救資源可及性。

從「一次性專案」走向「常態合作模式」

這些案例展現政府如何透過公開合作、場域試驗與採購制度設計,將社會創新納入治理機制,創造可持續的政策影響力。

Better 2 Gether:中小企業與社創組織共創的未來藍圖

在追求永續轉型的路上,中小企業往往具備靈活應變與在地連結的優勢,而社創組織則擁有對社會議題的深度理解與創新解方。由經濟部推動的「Better 2 Gether 共好行動實證方案」,正是串連這兩股力量的重要實驗場。

五組入選的社創團隊,分別在食農教育、健康促進、急救科技、青年人才媒合與綠能公益等領域,與企業夥伴攜手實踐共好。這些合作不僅提升了社創組織的營運模式與社會影響力,也讓中小企業在 ESG 行動中找到具體落點與實證成效。

從導入 IoT 系統的急救教育、整合智慧聽力輔具,到協助地方小農建立產銷機制與禮盒通路,每一個專案背後,都是數據、信任、創新與商業機制交織而成的成果。Better 2 Gether 不只是一場資源媒合,更是一種實踐「社會影響力與商業價值並行」的新合作藍圖。

2024 Buying Power Success Story How NT$2.8 Billion Drives Collective Impact Through Procurement Excellence (3)
圖片來源:113 Buying Power 社會創新採購特別獎案例

採購也是 ESG 戰略的一環:為何 Buying Power 應納入企業永續策略?

當企業面對 ESG 壓力日益升高,責任採購逐漸成為不可忽視的戰略工具。Buying Power 不只是「採買社創產品」這麼簡單,而是一種結合商業效益與社會價值的永續實踐方式。它能在 ESG 三大構面中創造多層次交集——在環境(E)上支持低碳循環產品,在社會(S)上促進在地就業與弱勢賦能,在治理(G)上展現負責任的供應鏈管理。

對於企業而言,導入 Buying Power 不僅有助於滿足 ESG 報告中的揭露需求,更能為品牌故事注入真實的在地行動素材。尤其在國際供應鏈對責任採購的關注升高之際,主動布局在地社創合作,也是一種前瞻的風險管理策略。

建議企業內部可由 CSR/ESG 團隊與採購部門協作,建立共通的目標與流程標準。透過策略性採購結合社會影響力的思維,讓每一次下單都成為推動永續發展的一步。

讓採購成為企業影響力的起點

在追求永續與社會影響力的時代,企業不再只是消費資源的角色,而是資源流動的關鍵節點。採購,過去被視為成本中心,今天已逐漸轉變為創造價值與改變社會的起點。Buying Power 所倡導的,不僅是一種「善的採購」,更是一種讓企業透過日常運作,實現社會使命的路徑。

對 CSR/ESG 團隊而言,這意味著策略應從報告編製、形象行銷,進一步延伸至營運流程的每一個細節。從選擇供應商、制定採購標準,到與社創夥伴共創解方,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引發正向的連鎖效應。

現在正是企業重新定義「影響力」的時刻——讓影響力不再只是贊助或活動,而是內建於系統中的長期能力。歡迎更多企業了解 Buying Power 的申請方式與得獎案例,從一筆採購開始,攜手社創夥伴,共築共好生態圈。

2024 Buying Power Success Story How NT$2.8 Billion Drives Collective Impact Through Procurement Excellence (4)

如有任何問題或需求,請填寫以下表單,我們將竭誠為您解答!
您也可以透過以下按鈕了解更多資源:

Facebook
LinkedIn
聯絡我們表單
返回頂端
取得最新資訊

訂閱每週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