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佩華
最近在社群媒體最熱門的就是Gemini的公仔生成軟體,無論懂不懂AI,在社群上生成一個自己的公仔圖,是一定要的。人工智慧(AI)已不再是大型企業的專利,對於中小企業而言,AI轉型已從「可有可無」的選項,轉變為「不可或缺」的生存策略。然而,許多中小企業認為AI轉型僅止於購買、訂閱或導入現成的AI工具。根據遠見雜誌引述了近期麻省理工學院的報導指出,員工使用ChatGPT 運用的風生水起,但是公司導入AI的專案,卻到處卡卡。事實上,真正有效的AI轉型,是一個涉及組織文化、流程再造、人才培養的系統性工程。
AI轉型的迫切必要性:提升競爭力、客戶期待、人力問題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AI技術已成為企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強化客戶服務的關鍵利器。對中小企業而言,錯失AI轉型時機可能導致遭到市場淘汰。同時,數位原生代消費者對個人化、即時回應與智能推薦的期待日益提升,傳統客服已難以滿足全天候需求,AI工具能快速分析龐大的數據,協助企業預測市場趨勢、了解客戶行為,並做出更明智的商業決策。加上勞動力短缺,AI亦能自動化重複性工作,讓人力資源得以專注於創新與策略任務,有效緩解人力不足的挑戰。
中小企業AI轉型起手式
企業若想超越單純訂閱工具的表層應用,必須從根本進行全面性的轉型。以下是四大策略方向,協助中小企業打造具競爭力的AI轉型架構:
1、組織文化重塑:從直覺到數據驅動
傳統中小企業多依賴經驗與直覺進行決策,但AI時代強調以數據為核心的判斷邏輯。資訊與數據的重新整理是導入AI的基本功,特別是在上一波數據轉型沒有到位的組織,企業應建立標準化的數據收集與分析流程,提升員工的數據素養與批判性思考能力,並設置跨部門共享平台與品質管控機制,讓數據真正成為商業決策的基礎。
由於媒體上過多關於AI導致人力縮減的新聞及評論,造成AI導入可能引發員工對「被取代」的焦慮,因此變革管理至關重要,組織必須強調「賦能與協作」。企業需透明溝通AI的導入目的與效益,提供教育訓練與技能提升機會,建立人機協作的工作模式,並設立專責小組追蹤轉型進程,確保員工心理與組織文化同步調整。
2、流程優化與重新設計:讓AI真正落地
AI的效益不在於工具本身,而在於能否嵌入業務流程。通常公司工作流程中最低效率之處往往是看不見的,尤其是那些內部幾乎沒有關於流程運作資料的公司。因此,很容易出現速度減慢和瓶頸,也很容易導致個別員工的低效任務模式。
企業應先盤點現有流程,識別重複性高、規則明確的作業環節,建立標準化文件與異常處理機制,並設計績效監控指標,為業務流程自動化(Business Process Automation, BPA)打下基礎,將公司的業務流程系統分解為一系列任務步驟,重新組織流程以消除瓶頸、連結系統並提高企業整體的生產力。
在服務客戶方面,AI可用於預測客戶行為、提供個人化推薦、部署智能客服機器人,以及自動化營銷活動管理,全面提升顧客體驗與轉換率。
3、數據基礎建設:打好AI的地基
中小企業最容易忽視數據基礎建設,其涵蓋建立完整的數據治理框架,制定數據收集、儲存與使用的標準規範,並設置數據安全及隱私保護機制,以確保數據品質的一致性與準確性。同時,設計數據備份與災難復原計畫,以保障數據的持續可用性。
災難復原計畫不僅包含備份和系統恢復流程,還需建立跨部門的災難復原團隊,編寫詳細操作手冊及進行定期演練,並準備備用系統以確保持續營運的能力。結合雲端備份及多區域儲存方案,能夠提升系統韌性與復原能力,減少成本與復原時間,確保企業在面對災害時仍能穩健運作。數據備份與災難復原計畫的設計,也是持續營運計畫的一部分。企業應根據潛在災難風險評估及業務系統重要性,設定恢復時間目標(Recovery Time Objective, RTO)和恢復點目標(Recovery Point Objective, RPO),以制訂具體備份策略。
在系統整合方面,需評估現有系統的整合可能性,選擇具備開放API的軟體解決方案,並建立統一的數據介面與標準格式,確保系統間的資料同步機制順暢運作。
4、人才培養與組織能力建設:打造AI內培力
AI轉型不只是技術升級,更是人才升級。企業可選拔具潛力的員工進行深度培訓,與外部顧問機構合作開設客製化課程,建立知識分享機制,分階段學習、實習並設立AI創新實驗專案,鼓勵員工實際操作與創新。重新定義工作職責,將員工從重複性任務中解放,轉向高附加價值的工作。
同時,整合外部資源也不可或缺。企業可與AI顧問公司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加入產業聯盟,參與政府推動計畫,並與學界建立合作,掌握最新技術與趨勢。
總結來說,對中小企業而言,AI轉型應從「最小可行性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 VP)」開始,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應精準盤點營運中的核心痛點,例如重複性高或耗時的工作。接著,針對此痛點選擇一個AI解決方案,進行小規模的試驗,以快速驗證其可行性與效益。一旦MVP專案成功並證明其價值,便可將此成功經驗逐步擴大,將AI應用推廣至其他部門或業務流程,如此方能有效降低轉型風險,並確保投資能帶來實質回報。
參考範例:
產業 | 主要需求 | 應用範例 |
零售業 | 客戶分析、庫存管理、個性化推薦 | 根據消費習慣推薦商品、預測熱銷產品、智慧客服 |
餐飲服務業 | 營運優化、客戶服務 | 預測用餐人數、自動化點餐系統、自動化排班 |
製造業 | 產品品管、生產排程、預防性維護 | AI視覺檢測不良品、優化生產線效率、預測設備故障 |
醫療診所 | 診斷輔助、行政管理 | AI輔助影像判讀、病歷自動化整理、智慧門診預約 |
會計服務業 | 財務分析、發票審核 | 自動化發票掃描與分類、風險評估、自動生成財務報告 |
(由作者整合資料,AI製表)
專欄作者簡介:白佩華
現任國際知名風險管理集團資深顧問,專司企業整體風險評估及整合解決方案、新興風險及政治前瞻顧問。
留美傳播學院雙碩士,並擁有英國劍橋大學Judge 商學院循環經濟及永續策略證書、哈佛商學院策略分析(包含破壞性策略、策略執行及永續策略)、領導與管理(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以及Business in Society專業證書,美國華頓商學院ESG 重大因素分析證書,工研院TCFD, CDP, SBTi培訓證書,MIC產業分析師課程證書。ISO 14064 (主稽), ISO 14067, ISO 14068-1 (主稽) BS 8001, ISO/IEC42001 主稽
永續發展延伸系列文章(不定期更新)
ESG小白看這篇!一次看懂重大性評估步驟與價值
永續轉型下最搶手的新興人才!企業永續的成功關鍵
2023企業決策的永續趨勢:將氣候風險視為轉型加速器
5大策略引領永續發展:創新轉型是ESG的最終目標
先行智庫為台灣管理顧問公司,服務內容包含企業內訓、顧問諮詢等服務,了解更多企業服務內容:https://kscthinktank.com.tw/custom-training/
如有任何問題或需求,請填寫以下表單,我們將竭誠為您解答!
您也可以透過以下按鈕了解更多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