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觀點

你的筆記為什麼沒有用?透過「視覺模板筆記」掌握核心圖像思維吧!

你的筆記為什麼沒有用?透過「視覺模板筆記」掌握核心圖像思維吧!

本文摘自圓神出版社《塗鴉吧!用視覺模板翻轉人生》未經同意請勿轉載、摘編

以下這些因素,讓大家產生了「作筆記沒有用」的結論。然而,透過「視覺模板」可以有效幫助大家解決問題。

1.不想看是因為無法吸睛

圖像能讓筆記吸睛,充滿樂趣。對我而言,不有趣就無法持續,這也是我一再強調「每個人都應該創造出一種最適合自己的筆記法」的原因,如果你也想讓筆記吸睛有趣,相信這本書的內容能帶給你一些幫助,但千萬別照單全收,運用書上的方法打造出專屬自己的筆記法才是王道。

2.沒重點是因為缺乏問題意識

帶著問題作筆記,能解決問題的才是重點。很多人常問我筆記要記哪些重點。坊間有些書提到粗體字、三的原則、摘要、名詞+動詞等方法,但我試了這麼多年之後,最好用的莫過於「帶著問題作筆記」。或許有人覺得太過功利,但與其花上大把時間與寶貴精力在沒有效益的筆記上,倒不如放鬆追劇或看看漫畫還比較實在。

3.看不懂是因為沒有邏輯

用圖解掌握資訊架構,建構你的知識體系。破碎的資訊宛如一堆凌亂的積木,你要如何快速建構出一個積木作品?最簡單的方式是找出你想做的作品說明書,比如拿出戰鬥機的說明書,按部就班地找到對的積木,進行組裝、搭配、連結,而這些說明書正是我們的圖解框架。

4.記不住是因為沒有思考

用熟悉的事物來連結新知,讓資訊與你有關。過去製作筆記總是擔心「記不住怎麼辦」,但歷經這幾年的筆記實踐,我發現我們不可能把一本書或一場課程的內容透過筆記就完全記住,畢竟我們不是記憶天才,也沒有必要這麼做。尤其在現今資訊唾手可得的情況下,如何讓資訊為你所用才是關鍵。應用圖像與視覺重新詮釋新知,並畫出與自身相關的生活經驗,當資訊的「連結」建立起來,自然而然便能記住。

5.不好用是因為不清楚對象與目標

以終為始,用「輸出」來倒推「輸入」。這也是我為何設計出「視覺模板」的原因,先思考想要如何使用筆記,再來規畫如何收集內容。透過書中的模板可以快速且全面地幫助我們應用筆記,促成學以致用的效果,但一切都建立在你清楚知道筆記「想怎麼用」以及「想給誰用」的前提之下。

視覺模板筆記五大對策

⬆視覺筆記五大對策

視覺模板筆記跟其他運用圖像的筆記法又有什麼不同?

我認為,這個視覺模板是一種用圖像搭配文字與模板,進行思考、溝通、表達的思維模式。「模板」兩字是基於「如何使用知識就如何記」的原則,用輸出框架加速輸入效率,所以視覺模板絕非只有單一模樣,我們先來看看其中的三個關鍵組成元素吧!

1.文字

視覺模板並非用圖像完全取代文字,而是有如左右手,讓圖像與文字相輔相成,發揮最大效果。文字出現的形式無非在於標題、摘要文、關鍵字,甚至案例對話等場景。我會建議大家給自己一個刻意練習,降低使用條列式頻率,並且文字量不超過兩行。

2.圖像

你知道圖像的好壞如何判斷嗎?絕非美醜、畫得像或不像,而是這些圖像是否能幫助你思考、釐清混亂、啟發新觀點。你會發現,儘管身邊的資訊充斥著大量圖像,但普遍來說,都是被動閱讀且為低價值圖像(單純吸引你的目光),而高價值圖像往往歷經多年經驗累積,或自己修正改造的,只要懂得方法,誰都可以快速掌握。

3.模板

提到模板,你腦中可能會浮現一些相關詞彙,如模組、框架、鷹架、圖表等。對我來說,模板就是可視化的思維模型整合,以我設計的視覺筆記模板為例,裡頭就包含了3O思維(目標、產出、成果)、3Q問題思維、RIA拆書思維、131讀書思維等,都統整在一個旅程圖的情境中。你看到關鍵字了嗎?就是「情境」。老實說,拿掉圖像跟情境元素的模板,就是常見的思維理論,如時間管理矩陣、SWOT分析、五力分析等,充滿著邏輯的理性思考,可惜我們的大腦是兼顧理性與感性的,只有表格很難吸引注意,這就是我設計模板的原因。

視覺模板筆記的三大構成要素

⬆視覺模板的三大構成要素

製作視覺筆記模板的3大提醒

在各位踏上學習視覺筆記模板之前,我想再次重申三點關鍵心態與提醒,這些阻礙、陷阱都是我個人在這幾年親身痛過、經歷過的血淚史。請帶上你的視覺筆記思維羅盤,避開那些我曾掉入的坑!

提醒1. 看懂比美醜更重要,避免為畫而畫

這句話我會不斷重複提醒,因為有七、八成的伙伴無法開始動筆畫圖,都是卡在「要畫得好看」這個心魔啊!但看到這本書後請記住,畫圖最大的應用目的在於溝通。所以在溝通的情境中,效率與看懂顯得更加重要,畢竟沒人有耐心等你慢慢畫。而且當我們過度在意圖像本身的呈現、細節、配色、美醜時,你的思維都聚焦在創作本身,就很難去思考其他面向的應用。運用畫圖筆記的目的與創作不同,所要衡量的標準也不同,最怕就是大家混淆而把心力放錯方向,那就太可惜了。

提醒2. 用圖像整理資訊邏輯關係,避免成為插畫或海報

面對課堂也好、閱讀書籍也罷,大腦第一直覺的筆記元素就是文字,形式呢?正是我們習以為常的條列式,這也是這本書想給各位讀者的一個挑戰:減少條列式。唯有開始思考,資訊除了由上而下、由左至右的條列形式之外,是否有其他可能,圖像才能更有價值地應用在筆記中。更具體來說,面對一大段資訊,你腦中想的不再是工整的一條條記錄,而是思考:「這資訊主要的邏輯是什麼?我可以用哪個圖解框架來整理它?什麼樣的架構比較容易讓人理解?」如此一來,作筆記的觀點已經從被動抄寫慢慢轉換到主動思考、建構的過程,最後來到頂層自我詮釋時,這時感性圖像與理性邏輯框架都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面對任何知識、理論,你都能從自己熟悉的生活經驗等素材中,呈現出一個自己版本的解讀,並能有效讓更多人理解,這就是視覺筆記的三個層次。

視覺模板筆記三層次

⬆視覺筆記三層次

提醒3.「反思+思考+行動」,用筆記創造未來

「史官」的職責是如實記錄國家發生的事件,針對事實具體描繪;「小說家」則是根據具體素材發想,創作角色並模擬他們的思考、想法,假設角色們的行動、未來的結果。

你的筆記是「史官」還是「小說家」呢?

回想起自從國中開始寫筆記、寫日記,常常有個問題困擾著我,就是每隔一段時間你會發現,筆記或日記上都一再重複出現類似的情境,心情很難過很挫折之類的,為什麼?

在閱讀許多筆記相關書籍之後,我才赫然發現一個關鍵點,原來我像「史官」一樣被動地如實記錄,而非像「小說家」主動思考、創造、想像,這點無論是記錄課堂資訊、閱讀書籍、演講內容還是你的日常,都一樣重要。

你是否透過筆記的過程來思考?你是否在撰寫中反思自己的觀點、疑問或是提出假設的可能性?你是否會在筆記中加入行動計畫,並做定期追蹤確認呢?你是否在筆記中描繪未來的想像、執行後的成果?我自首,我以前沒有,在接觸到視覺筆記初期也是,所以我只停留在「大腦知道」,而非「親自做到」,「知道」無法帶來太大的改變,唯有付出行動的「做到」才能,正如我很喜歡的一句話:「有用才有用,沒有用就沒有用。」

邀請您帶著這三點提醒,我們不只要完成視覺模板,而是要透過筆記翻轉你我的人生!

先行智庫為你而讀為台灣管理顧問公司,服務內容包含企業內訓、顧問諮詢以及設計思考訓練課程,了解更多企業服務內容:https://kscthinktank.com.tw/custom-training/

Facebook
LinkedIn
Scroll to Top
取得最新資訊

訂閱每週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