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觀點

10倍成長動能的「嵌入式金融」市場已強勢登陸!未來每家企業都有可能成為金融服務公司

10倍成長動能的「嵌入式金融」市場已強勢登陸!未來每家企業都有可能成為金融服務公司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嵌入式金融大衝擊!:從Google、Apple,到IKEA、賓士,科技巨擘與零售龍頭都爭先布局的創新金融版圖》未經同意請勿轉載、摘編

不斷變革的金融產業

近年來,與金融產業有關的環境瞬息萬變。尤其是自二○一五年以來,「金融科技」(Fintech)一詞在媒體上大肆宣揚之後,「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數位化」、「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DX)等,讓整個金融產業都籠罩在商業潮流的影響之下,被迫面臨巨大的變革。尤其是金融科技浪潮與大企業的開放式創新熱潮和時機重疊,因此既有的金融機構加快腳步,積極投資金融科技領域的新創公司或與其攜手合作,或將員工派遣至美國矽谷、或是搜尋當地的新創企業、或者投資創投公司(venturecapital,VC),讓他們介紹新創公司的明日之星等。

自二○一七年起,數位化和數位轉型成為主要趨勢,目前也持續進展中。在金融機構則是靈活運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AI-OCR(利用人工智慧進行光學文字辨識的技術),或機器學習等,不僅是定型化業務,就連融資審查等非定型化業務,尋求自動化、效率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新冠肺炎疫情更加迫使變革

新冠肺炎疫情更加迫使變革

自二○二○年初開始襲擊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海外,許多國家進行封城,日本則是發布緊急事態宣言,人們受到限制不得外出。就其結果而言,尤其是在海外,除了維持社會機能不可欠缺的重要業務之外,則是建議人民利用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程式使用網路銀行的功能。

近幾年,日本的巨型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也推動實體銀行的重新評估,減少能在銀行窗口辦理各種手續的傳統型「全功能銀行」,增加專為個人提供資產運用等理財諮詢服務的「簡易型分行」。

但是,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影響若演變為長期化,或許也將迫使該集團重新審視這種次世代的分行策略。在新冠肺炎肆虐之際,銀行的業務人員無法與顧客直接面對面交談,不得已只好藉由遠端方式銷售商品。在新冠疫情之前,銀行的業務人員能夠與顧客面對面溝通,詳細掌握顧客的情況並對資產運用提出建議;如果是保險公司,業務人員會到顧客家中或公司拜訪,並對參加保險或重新檢視保單提出建議。但是,由於新冠肺炎的緣故,業務人員能與顧客見面的機會變少,又尚未熟悉遠端銷售的方式,很難從閒聊間找到提案商品的靈感。 

實現融入日常生活的金融服務

實現融入日常生活的金融服務

今後就算疫苗的接種情況有所進展,我們的生活也無法完全恢復到以前的狀態。沒有人想要每天搭著搖搖晃晃又擠滿人的電車通勤上下班;在公司跟同事和上司面對面溝通交流,當然有其優點,但沒必要天天如此。即使增加到公司上班的頻率,假使公司完全取消遠距工作,可能會遭到員工反彈吧。遠距銷售也是一樣的道理,恐怕今後還會繼續存在。 

未來從事金融業務以外的非金融公司將金融服務嵌入現有服務中,為顧客提供金融服務

未來從事金融業務以外的非金融公司將金融服務嵌入現有服務中,為顧客提供金融服務

也就是說,直接向消費者提供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務的不是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企業,而是日常生活中經常與消費者接觸的零售業或電信業者等非金融公司。傳統的金融企業或新興的金融科技公司,則是隱身幕後協助非金融公司來提供金融商品和服務,並且扮演非金融公司和金融企業之間的橋樑。

首先是能與消費者接觸,直接向消費者提供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務的非金融公司。由於非金融公司無法自行提供融資和存款等服務,而是利用「銀行即服務」(Banking as a Service,BaaS)等方式,將傳統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所提供的金融服務整合到自家公司的服務中,再提供給消費者。

同樣的道理,想要提供金融服務的非金融公司,無需取得提供金融服務所需的許可執照,利用BaaS就能將客製化的各種功能和服務整合在自家公司的服務中。換句話說,利用Baas將提供金融功能的部分委由金融科技公司和傳統金融機構負責,自己的公司就能夠專注於讓前台服務和使用者體驗更為完善。

嵌入式金融領域海外非金融公司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業包括蘋果

嵌入式金融領域海外非金融公司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業包括蘋果

以及亞馬遜和谷歌等IT巨頭,特斯拉(Tesla)和福特等汽車製造商,以及沃爾瑪等零售商。在日本,則是雅虎(現為Z控股)、LINE、Mercari,KDDI等企業的動向引人注目。 

第二類是透過BaaS等方式對非金融公司提供金融功能的賦能者(Enabler)。在海外,Marqeta、Galileo、Synapse、Finix、Solarisbank、Stripe等金融科技公司就是擔任這個角色。在日本,Finatext、Smartplus、Infcurion等金融科技公司也陸續開始提供BaaS。 

第三類是具備金融服務相關執照的銀行、證券和保險公司等執照持有者。想要取得提供金融服務所需的執照,像是金融商品交易業、匯兌業或銀行的執照,必須通過有關當局制定的嚴格審查標準(高額的資本準備金、洗錢防治對策、保密義務、存款保護等),這對非金融公司來說是一道很高的門檻。

持有執照的金融機構開始將執照出借給非金融企業作為服務項目

持有執照的金融機構開始將執照出借給非金融企業作為服務項目

如此一來,非金融公司就能在遵守法規的前提下向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不只提供執照,很多時候也一併提供金融服務所需的功能,像是融資時的審查和授信等。在海外有綠點銀行(Green Dot Bank)、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跨河銀行(Cross River Bank)和高盛等金融機構;在日本,住信SBI網路銀行、新生銀行、GMO青空網路銀行(GMO Aozora Net Bank)、大家的銀行(Minna Bank)也加入這個行列。 

如果提到非金融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尤其是零售業導入金融的組合,在日本國內可能會讓人聯想到的是七銀行(Seven Bank)、永旺銀行(Aeon Bank)或羅森銀行(Lawson Bank)等。但是這些銀行都是自行取得銀行執照後進入金融領域,因此不屬於本書的討論範圍。不過,未來這些零售業出身的銀行身為執照持有者,可以為零售業以外的非金融公司提供此方面的協助。 

對於計畫提供金融服務的公司來說,並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像這些大型零售業者一樣,取得銀行執照或其他相關執照。在新型態金融的領域中,非金融公司可透過與賦能者和執照持有者合作,就能快速消除繁瑣的法規和技術障礙,進而迅速地提供金融服務。 

先行智庫為你而讀為台灣管理顧問公司,服務內容包含企業內訓、顧問諮詢以及領導管理,了解更多企業服務內容:https://kscthinktank.com.tw/custom-training/

【先行智庫系列講座】

【先行智庫線上課程系列】

Facebook
LinkedIn
Scroll to Top
取得最新資訊

訂閱每週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