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觀點

不當朋友也可以!4種情境教會高敏感型人格要懂的不受傷溝通技巧

不當朋友也可以!高敏感型人格要懂的4種不受傷溝通技巧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你可以難過,但別為一句話傷透心》未經同意請勿轉載、摘編

「我都是為你好」會說出這種話的人,才不是為了你好才這麼說

「要當業務,一定要讀過這本書。我可是為你好才告訴你的。」

「咦?你不敢吃海膽?天啊你這輩子白活了。」

像這類的對話,在職場或生活中都很常見。聽到這種「好像是為你著想」 卻讓自己很有壓力的建議,是不是經常接受也不是,不接受也不是?接受可能違背了自己的意願,過不去心裡那關;不接受好像又很不懂事、不識好歹。

老實說會這樣想很正常,根本無需內疚,其實,多數人聽到這種建議,心裡的第一個念頭多半是:「你以為自己是誰啊,可不可以不要管我?」但偏偏這種人絕對不會不管你。你要是真的就這樣回應對方,他們就會擺出很受傷的表情,說:

「唉,我都是為了你好才這麼說啊。」

「我醜話先說在前頭,你好自為之吧。」

這種人往往擺出一副:「我都是為了你好」、「我可以是好心提醒」的樣子。 在這種氛圍下,很容易讓接收建議的人產生:「好說歹說對方也是一片好意,我是不是該試試看。」但又因為對方的建議根本不適合自己,因此陷入掙扎。

有時候,「多管閒事」是一種情緒勒索

有時候,「多管閒事」是一種情緒勒索

下次若聽到別人再這麼說,請直接把耳朵關起來,尤其當對方說出「我都是為你好」、「要不是你我才不會多說這麼多」等關鍵句型,就可以直接無視對方接下來的發言。因為,他只是想要強迫別人聽他的建議他,換言之,他只是想把自己的喜好、感想強加在你身上,完全沒有顧及聽的人的感受。最可惡的是,他們臉上還會堆滿偽善的笑臉, 好像不聽他的建議是自己的錯,把別人變成壞人。

有些人的確在過度熱情的時候,可能會為了強調「正面」的效果,不小心 說得太誇張。其實,比起這樣浮誇地表達,不如真誠地說出自己覺得哪裡好,或你真心覺得哪一點能幫助到對方,這樣的建議一定更有說服力,還不如老實說:

「我真的覺得這本書很棒,自己也深受啟發,所以想跟你分享。」

「海膽真的是人間美味欸,你要不要也吃吃看?」

聽到對方發自內心真誠的建議,聽到的人就算不想接受,也會打從心底的感謝對方的推薦,也不會感受到被「強迫推銷」的壓迫感。

高敏感型人格要學會為自己加上心靈警語

高敏感型人格要學會為自己加上心靈警語

換個角度想,像這樣自顧自地推薦不太適合別人的想法,就已經不是為他人著想的行為了,所以才需要刻意說出「我是為你好」這類顯示自己有為他人設想的詞彙。不過,心意這件事本身就是感受會比話語更真實,如果你真的感受到對方是為你好,就聽從建議做做看也無妨,但若發現自己只是被字面上的「為你好」綁架了,試著練習告訴自己「這只是他的個人意見。」聽從自己的感受,做出最能守護自己的回應。

如果之後遇到這種「用親切強迫他人接納己見」的人,就這樣在心裡默念這兩句話,為自己築起防護牆:

 「那不過是你的感想吧!」

 「原來你會這樣做啊,但我不是!」

就如同販售健康食品的電視廣告中常出現「以上純屬個人意見」的警語,你就想像一下那個人的臉下方有這句話的樣子。這麼一來你就能自然地說出:「謝謝你的建議,但我用不到。」這樣既尊重對方的「個人想法」,也不忘自己有選擇的自由,才不會為了不適合自己的建議,造成情緒上過度的負擔。

消音大法,把不想聽的直接屏除

消音大法,把不想聽的直接屏除

就算平日不斷幫自己做好心理建設,如果不想被對方的言論左右,要不要試試這麼想?就乾脆地把另一句惱人的話:「我之前就說過」 在腦中消音,就像是這個部分被「嗶∼」屏蔽一樣。

如果把「我不是跟你說過了嗎?文件要照這個形式整理才能提交」這句話拆開來分析,你可以很清楚發現:「我不是跟你說過了嗎?」屬於情緒性的發言, 其中也不具備建議、行動指令。所以直接忽略也沒有問題。接下來這句「要照著格式重新整理才能提交」這才是行動指令,就把這句話記下來,下次就照這個指令進行吧。

像這樣把句子拆開來,就能很清楚哪些話是對方的情緒,哪些是重要的行動指令。這麼一來就能幫助自己避開被對方的一句話影響的困擾,進而做出正確的行動。

明明聽到對不起,卻感覺不到對方的歉意

明明聽到對不起,卻感覺不到對方的歉意

明明約好今天要約會,對方卻遲到30分鐘,當你表達不滿,他還一臉不耐煩的說:「我道歉總可以了吧?」

同事出了大烏龍你也因此受到牽連,事後來道歉:「這次是不小心的下次會更注意。」

看完以上兩種狀況,是不是覺得血壓都升高了?

你可能也曾經聽過別人說:「我都道歉了,不然你還想怎麼樣?」聽到這句話通常本來沒生氣的,也會直接氣到七竅生煙吧。因為犯錯不是不可原諒,畢竟就連機器都可能故障,人怎麼可能不犯錯。真正的問題不是「有沒有道歉」而是「有沒有同理對方的不愉快」,只是口頭上的道歉,反而是用情緒勒索的方式要求對方原諒,如果聽到這種類型的道歉,就算脾氣再好也很難直接原諒。

像前面的情境中同事的道歉:「這次是不小心的,下次會更注意。」這種道歉的方式明擺著就是「錯都錯了,下次不要再錯就好,幹嘛這麼計較」的態度。

別說悔意了,他根本沒有辦法理解你為什麼要生氣,當然聽到的人也很難 打從心底原諒對方。

有效的道歉:針對「情緒」,而非「事實」

有效的道歉:針對「情緒」,而非「事實」

一般來說,「道歉」可以大致分成「根據事實」和「根據心情」兩種。

所謂根據事實就是有條理地分析一遍,「發生了什麼、哪裡出了問題、自己的過失在哪?」理性地全盤審視後才知道如何改正。而心情根據則是貼近對方的情緒,例如說:「讓你不舒服了,你一定很難過吧」。前者在商務或訴訟的場合很有效,但一般人只有在順利表達出後者時,才會獲得別人「原諒」。

尤其在工作的場合,為了效率、爭取時間,下意識地會選擇理性地釐清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很容易就忽略了合作對象的情緒。或許有些人會認為,職場不是談感情的地方,但不可否認做事的依舊是人,是人就會有情緒。所以不需要特別壓抑情緒,也不應該迴避情緒,需要道歉就堅定地指出對方的行為哪裡不妥,以剛剛職場同事犯錯的例子來說,就可以堅定地告訴對方:「我希望不要有下次了,這次我為了補計畫連續三天熬夜趕報告,還影響了我本來的工作進度, 真的太累了。」像這樣說出事實,相信即便是鈍感的人,也會明白知道自己的行為造成他人多少困擾,進而真心地表達出歉意。

畢竟,能說出自己想說的話了,心裡也會舒坦一點。

先行智庫為你而讀為台灣管理顧問公司,服務內容包含企業內訓、顧問諮詢以及設計思考,了解更多企業服務內容:https://kscthinktank.com.tw/custom-training/

【先行智庫系列講座】

【先行智庫線上課程系列】

Facebook
LinkedIn
Scroll to Top
取得最新資訊

訂閱每週最新消息